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

Mac版OpenOffice介面字體修正及使用Automator模擬全螢幕


OpenOffice介面字體修正

話說半年前我一直打算換筆電,可是老是物色不到合意的,經過數月的評估和Scouting後,決定捨棄萬惡的微軟視窗,投向Mac的懷抱。我上一次用Mac,已是大學時用大學電腦室的機器,那大概是Macintosh Classic或Color Classic,所以我認為自己跟Mac新手沒有分別。從萬年Win用家變成Mac友,一開始不習慣是早料到的,但因為自己目前的工作都只依賴瀏覽器(Google Chrome)和文書工具(OpenOffice.org),所以猜想影響不會太大。結果反而叫我意外,Mac OS X相當易上手,縱使有些在Win系統是理所當然必備的東西而Mac竟然沒有,整體上Mac感覺還是比Win好用。

然而,當我安裝了Mac版的OpenOffice.org 3.4.1後,一打開,不禁皺一下眉。天啊,為什麼介面的中文字型毫不統一?這是模仿綁架信風格嗎?


因為沒影響功能,所以我便沒理會,可以一兩個星期後,總是覺得礙眼。我上網找解決方法,可是沒有明確說明情況的網頁,正打算放棄時,偶然從一些描述其他問題的網頁找到端倪。仔細研究一下,再試了幾個方法,找到最簡單修理的途徑。我在這兒說說,留個記錄,希望能幫到跟我一樣有相同問題的人。

首先,打開OpenOffice的「喜好設定」,在左側「OpenOffice.org」的欄目中,選「字型」。


點選「使用取代清單」,再在正下方的「字型」選單中,鍵入「方正明體」。別嘗試在選單裡找,要直接用鍵盤輸入這四個字,因為如果你能在選單中找到「方正明體」,介面便不會如此一塌糊塗了。之後在「取代成」的選單中選出你想要的介面字型(我建議使用Apple LiGothic/蘋果儷中黑),然後按右面的剔號,再選取選單中的「自動」。之後按確定。


介面便修好了。


如果我沒理解錯誤的話,OOo內部設定了中文介面字型為「方正明體」,但由於我的Mac(和你的Mac)沒有這字型,所以程式便亂選一氣,變成如此古怪的情況。上述的做法,其實是指示程式一旦遇到要求「方正明體」的字型,便自動以你選的另一種字型(例如儷中黑)代替。嚴格來說,直接修改OOo的內部設定檔比較好,但上述的方法較簡單。(你喜歡的話,用娃娃體當介面字型也可以)(爆)



模擬全螢幕

再來是全螢幕的問題。我的Mac是Air 11吋,Mountain Lion,使用Mission Control製造多個桌面、將一些軟體打開成全螢幕十分方便。我習慣了「Dashboard、桌面1、全螢幕Chrome、桌面2、全螢幕行事曆」的配置,OpenOffice便在桌面2打開。然而,我沒想到,OpenOffice居然沒有加入Mac全螢幕功能。OpenOffice有「內置全螢幕」,但一使用,菜單和工具列都會消失。我只會在讀稿時使用那個內置功能,平時打字一定用普通的環境。問題是,非全螢幕的Mac軟體,全部都要讓路給下方的Dock。


要拿走那個Dock,讓OOo的編輯空間增大,有兩個選擇,一是將Dock搬到左方或右方變成直立式,一是使用Dock的「隱藏功能」,在滑鼠指標移到畫面下方時Dock才冒出來。我覺得後者較好,可是,一般Mac的全螢幕軟體都很聰明,我移到全螢幕的程式,Dock會自動隱藏,而我跳到旁邊的桌面,Dock又會自動升回原位。為什麼OOo沒有啊……

我希望OOo有這樣的功能:
1.打開時會替我自動隱藏Dock,並放到最大
2.切換至其他程式時,Dock會自動冒出
3.再切換回OOo時,Dock會再次自動隱藏
4.關掉OOo後,Dock會自動關掉隱藏功能

在學習Mac的操作時,我發現了Automator這個偉大的工具。原來Mac內置了「自動化機器」的軟體,容許用家編寫指令,為任何程式添加功能。我審視了好一陣子,瀏覽過好些網頁,發覺Automator配合Applescript(蘋果的Script語言)或者可以做到我上述的要求。求人不如求己,我便寫了一個App,讓OOo模擬全畫面運作。我以下會說明做法,不過先聲明一點,我只用了一個月Mac,對Applescript理解不深,以下做法我不保證在所有機器上都能正常運作,如果在你的Mac上沒成功,別問我解決方法。(我也不知道升級至Maverick後是否繼續正常運作,但至少在我的山獅上,這方法OK)

首先要確認一下「允許使用輔助設備」的選項有沒有打開。這選項在左上角蘋果圖示裡,「系統偏好設定」、「輔助使用」,再在左下角找到。其實我不肯定是否一定要打開,但如果要用Automator自動按一些介面按鈕,這選項一定要選。(我以下的Script改過幾次,最新版本好像不用也可以,不過還是打開這選項較好吧,我懶得測試這細節了)

先打開Launchpad,在「其他」的程式組合裡找出「Automator」,打開。你會看到以下畫面:


在中間的七個文件類型中,選「應用程式」,按選擇。在左面的欄目中,選「工具程式」,再將第二欄中的「執行AppleScript」拖到右面那一大片空間上。


將「on run……end run」的文字全刪去,把以下的Script貼上:

----------------------------------------------------
--Toggle Dock Autohide function
----------------------------------------------------
on toggleDock(toggleOn)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to set autohide of dock preferences to toggleOn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to set translucent menu bar of current desktop to not toggleOn
end toggleDock

----------------------------------------------------
--Main program starts
----------------------------------------------------
on run {input, parameters}

----------------------------------------------------
--START hiding the annoying gear animation icon in menu bar
----------------------------------------------------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set isAutomator to exists process "Automator Launcher"
end tell
if isAutomator then tell application "Automator Launcher" to quit

----------------------------------------------------
--END hiding the annoying gear animation icon in menu bar
----------------------------------------------------

----------------------------------------------------
--START Data you can change
----------------------------------------------------
set appName to "OpenOffice.org"
-- The Application you want to make fullscreen

set waitTime to 2
-- Wait Time, in second. Smaller value for faster response, but uses up more system resources.

set mainWindowThreadHold to 0.8
-- Threadhold, used to identify the main window.
-- Default is 0.8, which means all windows of target application with 80% screen size would be maximized.

----------------------------------------------------
--END Data you can change
----------------------------------------------------

set debugMode to false

tell application "Finder"
set screenSize to bounds of window of desktop
set screenWidth to (item 3 of screenSize)
set screenHeight to (item 4 of screenSize)
set scrWidthT to (item 3 of screenSize) * mainWindowThreadHold
set scrHeightT to (item 4 of screenSize) * mainWindowThreadHold
end tell


toggleDock(true)
set inputFile to input as string
tell application appName
activate
if inputFile is not equal to "" then
repeat with i from 1 to count of input
open item i of input as string
end repeat
end if
end tell
delay 3 -- wait 3 seconds. Some apps need time to start.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if exists process appName then set frontmost of process appName to true
try
if inputFile is equal to "" then
tell process appName
set position of window 1 to {0, 0}
set size of window 1 to {screenWidth, screenHeight}
end tell
end if
on error
if debugMode is true then display dialog "Error in initializing window(s)"
end try
end tell


repeat
if application appName is not running then exit repeat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if exists process appName then
if frontmost of process appName then
if translucent menu bar of current desktop is true then
set translucent menu bar of current desktop to false
end if
if autohide of dock preferences is false then
set autohide of dock preferences to true
delay 0.5
try
tell process appName
repeat with myWin in windows
set mySize to size of myWin
set myWidth to item 1 of mySize
set myHeight to item 2 of mySize
if myWidth > scrWidthT and myHeight > scrHeightT then
--click button 2 of myWin
set position of myWin to {0, 0}
set size of myWin to {screenWidth, screenHeight}
end if
end repeat
end tell
on error
if debugMode is true then display dialog "Error in resizing window(s)"
end try
end if
else
if translucent menu bar of current desktop is false then
set translucent menu bar of current desktop to true
end if
if autohide of dock preferences is true then
set autohide of dock preferences to false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tell
delay waitTime
end repeat

toggleDock(false)

return input
end run

按Command-S儲存。app的名字你可以隨意改,例如「我的OOo.app」,位置也可以隨便放(放桌面也可,不過我建議放在其他資料夾,再為這個app建一個替身放桌面)。結束Automator,它功成身退了。以後,你便可以打開這個新建的App代替OpenOffice,它會替你隱藏Dock、打開OOo、放到最大,並且在切換至其他程式時,自動升降Dock。這App支援拖放文件到圖示來打開,你也可以像我一樣把圖示換成OOo,將替身放桌面。以下是運作時的樣子:



其實這段Script不單能應用到OOo,也可以改成LibreOffice或其他軟體,只要改掉Script中部分關鍵字便可以(我已將可以改的變數集中放在開頭)。各位有興趣可以隨意複製修改發佈使用,但如果你想改但不懂編程,請先找些入門網站看看再試。這個小工具本來只是我為了自用而編寫的,所以我懶得逐行說明,而且流程滿簡單的,我想懂一點AppleScript的朋友也能看懂。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犯罪與遊戲的共通點-《逆向誘拐》


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作品(並列)
文善《逆向誘拐》


跟文善認識已有數年,論寫作資歷她比我長,當我還是一名普通的推理讀者時,她已跟寵物先生角逐同一屆的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當時仍稱為人狼城推理文學獎)。雖然她身處加拿大,我在香港,但我們有用email通信,討論推理創作,無論是聊自己的作品、對方的作品、或是他人的作品,我們都會分享看法。有時我們也會聊一下自己的寫作計畫,談一下業界之類。某次通信,文善告訴我她要寫一個「綁架文件」的故事--那便是第三屆島田獎首獎之一的《逆向誘拐》。雖然我們會討論寫作的方法論,但沒有推理作家會直接說出謎團設計的,所以當我讀到這部作品的謎底時,可說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逆向誘拐》的故事發生在北美T市,跨國投資銀行A&B正為一間巨型企業進行融資計畫,負責的高級副總裁收到離奇的勒索信,犯人宣稱「綁架」了計畫的重要資料。IT部門的植嶝仁意外捲入事件,被迫與負責的小組共同進退,為了擺脫嫌疑,他決定暗中調查,找出犯人--然而,犯人的指令愈來愈離奇,一切就像是場遊戲……

我在之前的《見鬼的愛情》心得文中說過,《見》的開頭很精采,可惜末段走味,令作品的觀感大打折扣;《逆向誘拐》則恰好相反,前半看似很普通,所謂「綁架文件」也像是巧立名目的普通勒贖,犯人的要求恍如小孩子的遊戲,雖然節奏明快,但沒有什麼強烈的高低起伏。或者就是因為這些鋪陳夠低調,所以結局真相一爆出,那種落差顯出相當大的趣味,而且更令人發覺,前段其實伏筆處處,每一個看似平庸的細節都有其用途,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故事牽涉到不少金融元素,有部分純粹杜撰(例如「科研證券」),但跟一般天馬行空的創作不同,這些想法其實都有其藍本,目前該財金產品或者不存在,不代表將來不存在,甚至可以反過來說,在未來「很可能」會出現。由於作者本身對金融財務有相當深的認識,所以她運用這些元素時顯得游刃有餘,說明深入淺出,更能掌握這一般人對相關題材的盲點,揉合推理詭計,寫成有趣的作品。本作得獎,其實給我們創作者一個啟示,書寫熟悉的事物往往能提高作品的水準,達事半功倍之效。

我認為本作還有一點很值得提出。本作是一部中文小說,但它的定位,卻是「國際化」的--故事背景在北美,角色有亞洲人也有歐美人士,牽涉到三大洲的商業社會,甚至全球經濟。案件雖然只是發生在一個城市,卻匯聚了全球各地的元素,而更重要的,是故事真的表現出這種國際化的味道。過往我在擔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評審時,讀過不少描寫外國背景、以外國人當主角,或是將華人主角放在外國的故事,但感覺不突兀的只占少數。說華人主角在外國生活,並不是一句「那個人去了某國」那麼簡單,作者其實要考慮當地的文化、社會、那個角色身在異鄉的理由、生活細節等等。當然,本作作者的特殊身分(生於香港、居於加拿大)令她能夠將這些細節寫得具說服力,但同時亦要歸功於作者平日的觀察。

再來是較深入的內容討論,未讀勿入。


我不諱言,本屆三部入圍作品中,我最喜歡《逆向誘拐》。這不是因為我跟作者相識,而是本作在好幾處令我驚喜,而且相當合我的閱讀口味。

本作最大的詭計在於「背後進行中的綁架」,犯人以一樁犯罪去掩飾另一樁犯罪,讀者表面看到的案件,其實是另一宗案件的波紋,甚至是構成過程。推理小說之中,有「倒敘推理」這一種模式,一般推理是以事件已經發生,角色們從犯人留下的線索去找出真相,倒敘推理則相反,一開始便以犯人為主角,描寫他犯罪的過程,在故事最後才揭發出他犯罪的漏洞,導致犯罪失敗,或是以敘述性詭計為主軸,讓讀者發現犯罪中有自己看不到的盲點。本作的特色,便是本質是倒敘推理,卻讓讀者誤讀成「正向」發展的推理故事。讀者會猜誰是「綁架文件」的犯人,以及他用什麼手段拿取贖款,但事實上,讀者閱讀的是另一宗案子的犯案過程,一切細節(例如犯人如何「擄走」肉票、如何設計收贖款)就在讀者眼底下發生。這種手法帶來強烈的驚奇感,作者雖然沒用上文字上的敘述性詭計,但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大盲點。

在這一表一裡的兩起案子中,角色的身分更充滿趣味。主角植嶝仁一開始是「嫌犯」,其後變成「偵探」,這是不少作品會用的手段,主角為了證明清白,所以負起緝凶的責任。然而,故事最後才揭開真相--阿植的身分,其實是「死者」。我說「死者」,當然是以一般涉及殺人犯罪的推理來比喻,在殺人故事中,「凶手/偵探/嫌犯/死者」形成一個牢固的四角關係,在綁架故事裡,便是類同的「犯人/偵探/嫌疑者/肉票」關係。除非故事使用敘述性詭計或跑科奇幻路線,否則推理故事中是沒可能讓死者和偵探由一人分飾(自己找自己被殺的原因?),但在本故事裡便用上這技巧,使用綁架這種犯罪形式,讓「查案的偵探」和「事件的受害人」合二為一。

提到身分,我對本作的犯人身分更有很不俗的評價。我一向不喜歡Whodunit謎團,原因是不同於Whydunit和Howdunit,後兩者是沒有範圍限制的,但前者其實是「從一個『集』(Set)挑出某個元素」(在出場角色中找犯人),即使作者可以用不同手段去玩這個集,例如定義「子集」(刪除不可能是犯人的角色,將嫌疑鎖定在某幾人身上)、「空集」(犯人不存在,事件是自殺或意外)、「冪集」(犯人不只一人,是一組人甚至全部人),真凶也必須是這個「集」的元素之一,若然犯人居於這個基本的「集」之外,便違反了Whodunit的基本條件(即是說,讀者不會接受一個「猜凶手」的故事,結局指出犯人是故事中一直沒提及的新角色)。因為讀者預期犯人是從這個「集」挑出來,有「預期」便變相削弱了「意外性」,亦因此出現「作者說最沒嫌疑的人便是犯人」這種跳出文本邏輯的想法。有作者會使用「雙重虛張聲勢」(Double Bluff),即是指某角色最可疑,讓讀者產生「作者說那人最可疑所以他不會是犯人」的心理,再反向利用。這手法最大的壞處,在於令讀者感到不快,有種「作者根本沒在文本裡堂堂正正挑戰我」的感覺(但事實上,用上「作者說最沒嫌疑的人便是犯人」心理猜凶手的讀者本身也跳出了文本),所以這手段也不常用。我不敢說本作作者有沒有考慮到Double Bluff的問題,但本作最聰明的地方,在於使用了Double Bluff但又沒削弱讀者的滿足感。主角一直懷疑石小儒是犯人,結論她真的是犯人--如果止於此處,讀者可能會不滿,但由於犯人牽涉的「案件」的不同,令這部分產生變化。單以「石小儒是綁架文件的犯人」作Whodunit的答案,讀者未必滿足,然而加上「石小儒是另一宗一直發生在你們(讀者)眼前的綁架案的犯人」,這個盲點便大大加強了Whodunit的趣味性。

交付贖金的點子(龐氏騙局)相當精緻,使用金融手段和故事本身的調子極之契合,而結局主角跟犯人對質的部分,更令我喜出望外。我聽聞有些讀者對犯人動機不大滿意,覺得不合理,單純因為「這樣做看來很有趣」所以進行犯罪,又故作清高拒絕了主角父親的賞識,但實際上已賺到一大筆贖金云云。這部分,反而是我最擊節大讚的。

首先,犯人動機看似很混帳,竟然因為「好玩」而犯罪,還是這種大規模的犯罪,但這個動機其實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著眼。故事一直強調二十一世紀網路繁盛的今天,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已經擺脫了舊世代的固有觀念,即是那種典型的付出一分勞力換取一分收穫的想法。我不是說現代人都是混蛋,人人也想「以半分勞力換取十分收穫」,更不是說我們變成聖人,願意不求所得不斷付出。我要說的,是我們現在活在一個不再單純以物質衡量付出的時代,因為物質富庶、資訊流通,現代人不再像上世紀只注重賺取基本生活(衣食住行),而會講究基本生活以外的需求。有人要求心靈的滿足,有人渴求奢侈品,有人希望無償地貢獻社會,有人妄想以小博大不勞而獲。將這多元觀念放進推理故事裡,「因為貪財而綁架」、「因為家人被害所以要復仇」等動機雖然合理,但已非唯一合理的理由。「因為我有能力做,所以我便去做」這種反抗心,在今天已很普遍,本作犯人的動機,其實一直跟故事內容相通(在CHOK中的人就是以相同心態生活),換言之,這個動機一直是作者想強調的要點。

其次值得留意的,是石小儒內心的獨白--她只是用一個騙局從另一個騙局中賺好處。作者透過這句話,打了本作所有角色一記耳光,甚至連讀者也變相被呼巴掌了。作者直指科研證券是一個「騙局」,讀者細心閱讀,便會察覺,作中所說的經濟活動、收購融資,根本全是騙局,只是「合法騙局」。大企業將債權包裝,巧立名目變賣,一間間金融機構便從中取利,每人拿一點不勞而獲的好處,把風險交給下一位不幸接手的人承擔。投資的原意,是讓有才能但缺資金的人得到本金,利用他的才能衍生財富,將得益回報昔日願意相信他的投資者,可是今天的市場,只是一個大型賭局,財富不是「衍生」出來,而是從他人的口袋直接挖走。現代人買賣股票,只在乎能否低買高賣,賣掉後股價有沒有掉,下跌便高呼幸運,繼續升便嘆句自己沒眼光,但實際上,別忘記你賣掉的股票,是有人買下的。你高呼幸運時,其實有相對的人慨嘆不幸。這種歪曲投資原意、已成「常理」的想法植根在我們心裡,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石小儒做的,和阿植父親做的,以及一眾角色、A&B和昆恩特斯做的,到底有何分別?我不會說石小儒是出於正義所以要教訓阿植父親這個「全球騙局背後的犯人」,但我認為讀者單純以為石小儒是個「聰明的壞蛋」,便無法了解這個結局真正的意義。

跳出故事內容,「這樣做看來很有趣」也是一個很別緻的理由。本格推理本身便是追求純粹邏輯的推理類型,作者設計謎團,本身就往往出於「這樣做看來很有趣」的動機。為什麼要設計一個古怪複雜的案發現場?為什麼要製造謎團讓讀者挑戰?為什麼要在文字上誤導讀者?便是因為作者有「我有能力做所以我去做」的意思。本格推理強調「遊戲性」,將本來黑暗、扭曲人性的犯罪事件,化成驚險刺激的故事,這便是本格推理的特色之一。在這一點之上,本作犯人的定位,正正呼應著本作的文類。

如果要論缺點的話,故事前段中段有些角色行為略顯奇怪,像阿植將手機重設的做法,有點難理解,但那些細節都無礙故事結局的趣味,正如我在另一篇的心得文提過,為了製造意外性和趣味,一些伏線牽強一點也無礙,因為推理小說的謎底大於一切。作者的文筆可能有一點沙石,不過我也不介意(我早前無意間打開兩年前的拙作,也看到一堆莫名其妙的詞彙,真糟糕)(笑)。事實上,三屆島田獎九本決選入圍作之中,本作是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沒有屍體的作品,推理小說的屍體就像是拉麵湯頭裡的豬骨和魚,是帶來風味的好材料,而本作作者刻意放棄不用,就像使用素湯頭拉麵來跟一眾豬骨濃湯拉麵和用雞肉熬湯的本州醬油拉麵比拼,可說是藝高人膽大啊。

文善的作品,我過去一直有看,她的新作總會令我覺得「啊,她又進化了」。在本屆頒獎禮上,我記得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平雲先生致辭時說過,好的推理小說本身也該是好的小說,我想,文善的作品就有這特質。期待本屆三位入圍者和得獎者的新作,令更多讀者發覺華文推理也有不輸翻譯作品的水準。

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日常的脫軌-《我是漫畫大王》


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作品(並列)
胡杰《我是漫畫大王》


話說當我在七月知道第三屆島田獎初選入圍名單時,擺了個大烏龍。名單中,除了認識的友人名字以及一些見慣的作家名字外,更發現一個眼熟的作品名--《我是漫畫大王》。這篇名之所以眼熟,是因為同名的短篇作品曾投到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在最後一輪評選中只差一點未能入圍,我甚至在本部落格寫過心得文,提出個人意見。因為這作品名很特別,翻查一下,連作者名字都相同,我就想應該是同一位作者同一篇作品的不同版本吧。台推獎的截稿日期在十二月最後一天,二月初公布入圍名單,而島田獎在二月下旬截止收稿,那時我便想,搞不好作者寫好了長篇,因故刪減成短篇試投台推,未能入圍於是把心一橫將長篇投到島田獎;或者作者早有兩手準備,同時寫好短篇版和長篇版,短篇未能入圍,才再用長篇參加比賽。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叫我相當不好意思,一想到自己在部落格中大言不慚,分析該短篇內容,其實人家根本有另一個版本,更過關斬將,直殺入高手雲集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最後階段,真令我汗顏。我心想一定要為自己的冒昧好好跟作者胡杰道個歉,兼且反省一下自己對這篇作品的想法有否不足,太過想當然耳。

所以,當胡杰在得獎致辭中提到小弟,各位可以想像到我有多大訝異。聽到他向我致謝,我簡直有種比讀推理小說讀到謎底一瞬間更錯愕的感覺--這時候我才驚覺自己一直記錯了一點,台推截稿沒錯是十二月,島田獎是二月,但《我是漫畫大王》投的是第十屆徵文獎,截稿日是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在部落格貼心得文是二○一二年七月十四日,第三屆島田獎截稿日是二○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本作的短篇版和長篇版投稿日不是相差兩個月,而是一年零兩個月!想不到我在腦裡上演了一道敘述性詭計啊。(爆)

在頒獎禮認識胡杰後,晚宴時我碰巧坐在他旁邊,翌日聚餐也是,所以有不少機會閒聊。他謝謝我在部落格撰寫心得,表示幫助他決定修改方向,而其實我自問只是出了很小的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此看看,那不過是一篇很短的心得)。我的意見只像是一位讀者的想法,不過碰巧這位讀者同時是一位創作者而已,所以或者這能激起作者的某些想法。我想,這種交流正是我過去貼心得文的期望,因為不同創作者各有盲點,想法互相碰撞才會產生新想法。事實上,我每寫一篇心得,都會從中發掘出一些想法,反思自己的創作方向,所以別以為我只是不斷付出,實際上對我來說那是一場場腦力鍛鍊。

談回本作吧。由於我讀過短篇版,在閱讀長篇前已知道謎底,所以這次的心得或許不夠客觀。不過我想這不打緊吧,反正我寫的都是個人心得,不求各位看倌認同,而且,看法不同或者更好,這樣子身為創作者的我們更能獲得「腦力鍛鍊」的機會。

《我是漫畫大王》採用有點特別的章節編排方法,一開始送給讀者的是「第十二章」--方太太從娘家回來,赫然發現丈夫遭刺殺,兒子被鎖在住所房間內,警方介入後,孩子說出唯一訪客的名字。接下來,故事回到第一章,敘述方氏父子的日常,以及「漫畫」跟他們一家的關係……

如果單從詭計著眼,我想本作會是那種得到兩極評價的作品。沒看穿的讀者會大呼驚奇,看穿的讀者會覺得不過爾爾--對讀慣推理、熟知詭計手法的推理迷來說,搞不好後者比前者還要多一些。不過,個人覺得,本作在詭計以外、或是在包裝詭計上有頗多值得談論的要素,如果跟本作前身的短篇作比較,更有相當多可以研究的部分。因為那些都要談到故事內容,所以暫時擱下,先說一下無雷心得。

個人認為,本作的最大趣味在於「日常」和「反常」。故事以一具屍體作引子,是「不尋常的日常」,但作者筆鋒一轉,隨即轉為「日常中的日常」,描寫小孩阿健跟漫畫「邂逅」和「沉迷」的經過,以及初為人父的方志宏工作上如何不順遂、將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屍體的「不尋常」和生活的「日常」已有落差,但在推理小說中這種距離頗常見,讀者未必會在意,然而當故事進入末段,讀者卻會看到一連串「反常」的內容--無論在角色的行為、心理、事件的本質、甚至詭計本身都是完全脫序、我們平日不應該會看到的「反常」。

可能有讀者會接受不了真相中某些角色的做法,認為太失實了,甚至會對角色(和作者?)反感,但我認為,這些正正是本作的特色。故事前段和中段有很多日常描寫,也側寫了不少社會狀況、諷刺了很多現實中的不公義,讀者可能會把本作看成社會派小說或寫實小說,但別忘記,本作參賽的是以本格推理為題的島田獎,作者追求的並非要揭露什麼黑幕(至少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字裡行間導入詭計和謎團。以社會派的角度來看,本作結局無疑跟現實有相當大的距離,但「像社會派」或「像寫實小說」,並不代表本作走的是相同路線,讀者以寫實程度來判斷作品水平,我認為並不合適。

而我對本作詭計優缺點的看法,由於涉及內容,所以按慣例隱藏起來,未讀勿入。


單著眼於詭計的複雜度,我認為本作是三部入圍作品中最低的。別誤會我在批評,須知道「複雜度」不等於「精采度」,這往往是不少人的誤解,以為推理故事愈複雜愈好,事實上不少經典作品的詭計極之單純,而且往往就是因為單純,更讓讀者在讀到真相時為自己的大意而感到震驚。本作的核心詭計就是一種單純的設計,簡單利用一個人的童年和成年,製造文字落差,令讀者誤認父子的身分。那麼,這設計成功嗎?我覺得一半一半。

成功的一半是,在作者編排的段落、誤導用的文字、角色間的盲點都相當完整。唯一有點勉強的是讀者無法知道為什麼方志宏小名叫阿健,這部分如果能加入簡單的原因,角色的完整性會更高(至於他為什麼要兒子名字中有「健」字,則是因果顛倒的伏線,我頗喜歡這點)。作者為了要令人誤會方志宏是阿健的父親,在角色身上採雙關語、避開某些描寫自然是基本功,但演繹這個詭計最困難之處,其實不是「身分」的敘述性詭計,而是「時代」的敘述性詭計。阿健的童年是在一九七○年代,但方志宏其實是活在九○至○○年代,可是因為詭計關係,作者很小心地將時代模糊化。

至於為什麼我說只成功一半,是因為今天的推理讀者太多疑了。單純的身分誤導式敘述性詭計對不少讀者並不陌生,所以即使他們沒看到任何理由,都有機會懷疑作者用上身分誤導的設計。敘述性詭計便是如此一種麻煩的東西,作者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能將詭計寫得完整,但卻不一定取得讀者的認同。我自己也是個「多疑的讀者」,不過我對推理小說不止於看詭計,還喜歡看作者如何包裝詭計,而我認為本作在包裝上是相當別出心裁的,只是大眾讀者不一定跟我有相同的閱讀方向。

另外,有一個比較深入的個人意見,我要強調是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事實,但覺得值得一提,讓各位(和作者)判斷一下。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推理迷讀者意見,說他們隱約猜到謎底,我想,這是因為一開始第十二章有一個構成上的小瑕疵。在短篇版的心得中,我說過一開始將某事件(殺人案)放出來能增加懸念和誤導,作者在長篇版中超額完成了(竟然直接調換篇章編號,比起單純倒敘有更大吸引力,讓讀者一翻開書便有種「咦!發生什麼事?」的趣味,這種手法我得學習一下);可是,我認為這個第十二章欠缺一個關鍵的細節--時代背景。因為作者沒提,讀者看到故事描寫一個研究生準備上課,然後發現命案,很自然會將時代當作「今天」。改變讀者這個概念的,是在之後的「第一章」明確說明日期的情節上,讀者才會將腦中塑造的背景放到一九七○年代,可是,一開始那個「今天」的影子已殘留在讀者心中,往後的閱讀過程,很可能觸發「這是敘述性詭計嗎?」的心理開關。我覺得,要成功騙過讀者,特別要留意一開始的部分,別讓他們起半點疑心,用雙關語、甚至用有點牽強的設定也好,總之要讀者「確信」命案是發生在一九七○至八○年代,否則某些讀者會以為自己看穿謎底,再作出「真相不夠意外」的評價。 (比如說,電視正在播美麗島事件的新聞,最後才指出那是週年記念活動播放的舊節目之類--沒錯這種手法頗「硬」,但我個人偏好即使設定有點牽強,也要盡力降低讀者起疑的可能)

之前我提過「日常」與「反常」,我覺得這是本作其中一個很有趣味的要素。讀到最後,我覺得角色們都很恐怖。在母親離家出走後,父親問阿健(方志宏)還有什麼問題,阿健漠然地說:「我好餓。冰箱裡還有什麼吃的東西嗎?」在這一句之後,故事漸漸暴露它「反常」的本質。阿健的父親是個少根筋的怪人(從他跟妻子對答可以看出),乍看滿有喜劇色彩,但他的任性妄為(縱容孩子但又隨興地捨棄阿健的漫畫)卻是一連串悲劇的源頭;方志宏只著眼自己在漫畫上的「成就」,甚至將一切人生難題都歸咎於這之上,跟一般希望「子承父業」的父親不同,他竟然願意犧牲兒子的人生來補償自己的,這比他父親更自私惡毒;方志宏的兒子更不用說,字裡行間不但透露出他的頑劣,最後更偏執成弒父的凶手,但他毫無驚懼悔疚;就連本來形象正面的周哥哥,最後也牽涉事件,是元凶之一。這些角色,配合一個異常的計畫(拿一個小孩來做實驗),構成一幅怪異的藍圖,而最後更完全失序,變成一宗殺人案。我覺得本作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看似是描寫愉快童年、拿漫畫和懷舊做主題的故事,骨子裡卻是一段段日常脫軌的詭異經歷。

方志宏利用兒子做實驗的一段,年輕讀者可能不大理解角色背後的想法。Kidult文化在近二十年興起,尤其近十年,各大玩具商紛紛瞧準成年顧客,推出高價的玩具。日本動漫在七○至八○年代起風靡亞洲,當年的孩子著迷於這些作品和週邊玩具,可是富裕的家庭只占少數,當這些只能對著玩具店櫥窗乾巴眼的孩子長大成人,為了補償童年時的遺憾,都願意花費金錢去購買回憶。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今天有大量七、八十年代動漫的機器人玩具推出復刻版(例如著名的「超合金魂」系列),定價動輒一千多港幣(四千多台幣)起跳,根本不是以小孩為目標;日本更不斷推出古早動畫的DVD或BD套裝,讓顧客再次找回已忘懷的作品。這種行為極端化,便成為方志宏執行實驗的理據。這個文化背景支撐著本作主角的動機,我想,大概對三、四十歲的男性讀者來說,感覺尤其強烈。

最後,我想簡單說一下短篇版與長篇版的一些差異。長短篇最大的差異,在於成年版方志宏的描寫,短篇版只集中在阿健的「漫畫大王事業」上,敘述性詭計的部分,基本上放在「我的漫畫札記」之中。由於短篇的視點改變很少(短篇版的漫畫札記較長),真相揭盅時威力更大,單以爆點而言,我其實較喜歡短篇版的。不過,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的著眼點並不一樣,本作的長篇版令主角的塑造更完整,這種改動是必需的。另外,短篇版最後有提及方志宏的父親,如果長篇版最後也有,那一定更能凸顯那股諷刺味。(我想作者是考慮到最後一句作為爆點,而作出取捨吧)

我有點好奇,本作日文版到底會呈現什麼的模樣呢?我指的不是謎團或詭計,而是文中林林總總的漫畫內容。我不知道華文區的推理讀者年齡分佈如何,但總覺得當中的三、四十歲男性動漫迷未必太多。話說故事裡提到「超電磁V」(港譯「超力電磁俠」、台另譯「孔巴德拉V」、原名「超電磁ロボ コン.バトラーV」)和「神鷹旋風號」(港譯「V型電磁俠」、台另譯「波羅五號」、原名「超電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有何分別的對白,我小時候也說過*1(笑),或許對日本讀者來說,本作有更強的親切感?

*1題外話,包括這兩部機器人動畫的「長濱忠夫三部曲」中,我最喜歡的其實是第三部《太空基地》(闘将ダイモス),小時候超想要這一台的超合金玩具。不過當年我已有《太空保衛團》(未来ロボ ダルタニアス)的超合金,得一可不能想二吧。(嗯,「我是動畫大王」?)(爆)


(當年香港版OP)

20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見鬼的愛情》


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入圍作品
雷鈞《見鬼的愛情》


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在上個月已經圓滿結束,我亦趁這機會到台北出席頒獎禮,跟一眾新知舊雨暢談推理,以及練習國語聽講能力(笑)。當結果公布後、典禮進入茶會時段時,我立即抓住機會,跟一眾入圍者和得獎者聊天。得獎者之一的文善是舊識,而且是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我們當然講廣東話;然而,當我跟入圍決選、來自中國大陸的作者雷鈞以普通話打招呼時,他用字正腔圓的粵語跟我說:「你可以說廣東話,我是廣東人。」啊,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呢。

我從台北回港後,便開始閱讀本屆三本出版作品。最先讀的是首獎之一、台灣作者胡杰的《我是漫畫大王》,之後讀的是雷鈞的《見鬼的愛情》,最後是另一首獎作、文善的《逆向誘拐》。讀畢三本作品後,我的確比較鍾愛得獎的兩部,但請別誤會我是要批評《見鬼的愛情》差勁,事實上恰好相反,個人認為本作有好些地方是另外兩部首獎作不及的;只是,以整體而言,我覺得本作有一兩處顯得不足,而偏偏這些不足落在關鍵點,差之毫釐,繆以千里,這些缺憾大大影響了我的觀感,可說是非常可惜。

先介紹一下故事。法醫楊恪平受噩夢困擾,屢屢夢到相同的怪異場景,與此同時,城中出現凶殘的連環殺人案,遇害女性一個接一個,屍體都被凶手弄成詭異的模樣。楊恪平在工作和生活受盡壓力之際,他遇上一個神秘女子……

單以故事前段鋪陳、角色塑造、文筆氣氛等等而言,本作毫無疑問是三本入圍作最吸引人的。故事一開始主角置身異樣世界,製造出抓住讀者的懸念,而往後回歸現實,描寫法醫主角的日常時,卻猛然丟出一具被慘殺的屍體。小說展開的手法不算很特別,但作者以優秀的文筆,送給讀者一個又一個深具意味的畫面,引人遐思--主角為什麼不斷掉進相同的噩夢?夢境什麼含意?連環殺人案又是怎麼一回事?犯人為什麼要用種種詭異的手法擺弄屍體?警方又有何對策?就在屍體愈來愈多、主角身上的謎團亦逐漸發酵時,神秘美女詩琴登場,而且她更擺出一副掌握謎底的姿態,令讀者忍不住一頁一頁的追看下去。

如果說小說前三份一的章節是以詭異氣氛來抓住讀者,那麼中段便是利用回歸推理小說的理性來滿足讀者的口胃。當然這是可以預期的,畢竟這是推理小說獎的入圍作,而作者在這部分的節奏也掌握得很好,以幽默理性的角度來為前段佈下的一些伏筆解套,小說的趣味溢於紙上。故事亦穿插著主角周旋於一眾女性之間的情節,加添了不少都會小說的味道(當然,對推理讀者來說,這些部分都會被視為線索)。

從上述的兩段,可以看出我對本作是相當欣賞的,雖然在整體故事流向感到有一點難以捉摸,但仍無阻我追看真相的衝動。然而,當故事邁向結局,那個本來「有點難以捉摸」的流向,漸漸變成整體的失衡。從揭露謎底的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在伏線和謎團設計上相當用心,當中亦有很不俗的趣味性,可是在「構成」上無法顯出這些優點。更可惜的是,推理小說的結局往往比前段鋪陳更重要,一本好看的推理小說往往是「結尾優秀」的小說,讀者著眼的是最後意外性強不強、說服力夠不夠、餘味是否充足等等,而本作有一種「頭重尾輕」的感覺,自然會令觀感進一步削弱。

以下涉及小說內容,未讀勿入。


推理小說,尤其是本格推理小說,自然著眼於邏輯推演,要分析一部作品,可以撇開所有枝葉不談,光從詭計或謎團去說明作品的核心。本作的謎團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是主角不斷遇上恍如見鬼的事情,例如在床上發現不認識的背影、在竹語山莊遇上怪物、重複夢見兒時成長的異樣寓所等等,這部分由女主角詩琴以科學解套;第二是連續殺人事件,犯人姦殺死者後,再以怪異的手法擺弄屍體,這部分由主角和警察們解決;第三是詩琴的正體和她利用第一和第二謎團製造的最終謎團,這部分在尾聲指出,並留下兩種解答的醍醐味。

從構想而言,這三個相輔相乘的謎團設計自然相當不俗,利用環環相扣的手法,製造推理的邏輯趣味,並且以謎團「掩護」謎團,一道詭計的真相變成另一道詭計的伏線,提高意外性。然而,這種複雜的設計對小說整體的構成十分講究,我認為本作的最大弱點,便是在整體的構成上處理不足,意外性是有了,但說服力不夠,而作為最大詭計的第三道謎團,更欠缺了本格推理中一個重要的構成元素。

詩琴以真菌解釋靈異現象(第一層謎團),姑勿論牽涉的科學理論是否一百巴仙真確,以小說而言是成功的,在謎面(主角見鬼)到過程(主角找詩琴、詩琴以謎一樣的手法替主角治療)以至解謎,構成上都相當充足,應該放和收的伏線條理分明,讀者能夠順利依著作者鋪設的軌道理解故事。而連續殺人事件(第二層謎團)中,小安遇害是個震撼彈,主角以此推理出真凶在邏輯上也有足夠理據,可是在解謎的部分卻有一些構成問題:作者大概是想以曾杋誤會主角是凶手的情節,令主角在自辯的情境中指出真凶,製造落差和爆點,這種「構想」很合理,不過,在「構成」上卻出現不理想的情況。由於主角在緝凶後鄭宗南說出「早知道你這麼亂來我便不答應讓你們先進來」,可見主角在事前已推理出阿森是真凶,並且囑咐老鄭等人埋伏,但主角卻是在曾杋邀約時漫不經心地提出去凶手工作的餐廳。如果主角已經胸有成竹,知道犯人正體,已通知或準備通知同僚們埋伏拘捕犯人,甚至打算親手對付犯人來洩憤,那麼,他讓曾杋到現場「身陷險境」的理由便不夠充份。而且,從主角言談中,他大概是在獲悉小安被殺的一刻推理出犯人的身分,但他卻在小安死後第三天,獲曾杋邀約後才跟老鄭動手拿人。如果我是主角,恐怕會在知道真相的一刻立即召來一眾義憤填膺的同僚,殺去餐廳找凶手算帳吧。

網路上有些讀者覺得真凶的身分設計不好,也不喜歡他突然蹦出來,我想說,重點其實不是這個真凶是不是毫無預警地登場,或是他是不是不起眼的小咖,而是作者沒有合乎讀者期望地安排這情節發生。福爾摩斯探案的《血字的研究》,凶手一樣是小咖,登場亦非常突然,但重點是作者安排了合理的構成,更借此凸顯出偵探的優秀。我認為,本作第二層謎團的缺陷,是由於缺乏鋪陳,沒有解釋主角為什麼要在跟曾杋一起吃飯時才「順便」抓凶手,邏輯上其實問題不大,只是構成上過於粗糙,遺漏了太多細節(和心理狀況)沒有說明,讀者無法看出作者設計了什麼軌道,於是對故事產生一份不信任感。

在這一股令讀者疑惑的氣氛籠罩下,故事邁向終盤,縱使作者安排了趣味不俗的謎底,卻再次在構成上留下缺憾。本作的最大的謎團,是主角發現詩琴的DNA跟身分不明的女焦屍相同,驚覺對方是鬼魂,尾聲再由第三者指出,詩琴利用詭計,借連環殺人魔的案件,殺害一名無辜者來製造假死的可能。單以這部分的邏輯來說,我覺得沒有什麼好挑剔的,論詭計的強度亦能撐起一個長篇故事,可是一旦綜觀全篇小說,這精采的詭計卻無法給予推理讀者滿足感。最大的原因是讀者根本無從得知謎面。

推理小說,尤其是本格推理小說,謎面跟謎底一樣重要。閱讀推理小說,就是從一個「脫序的表像」(謎面),透過作者慢慢釐清分析劇情的「線」,找出「合理的真實」(謎底)的過程。所謂「脫序的表像」可能是一具普通的屍體,也可能是在密室消失的犯人,但總之謎底便是解答構成這個表像的原因。本作的最大謎底是詩琴可能利用了主角,產生見鬼的錯覺,然而,對應的謎面「詩琴是鬼?」卻在全書跑了七份之六的篇幅、連續殺人魔落網後才祭出來。讀者根本無從得悉這個謎面,而仍在考慮自己該不該接受這情節時,作者便提出解答。無論一道詭計設計如何精采,也必須有足夠時間(篇幅)去醞釀,令讀者投入,謎面和謎底幾乎同時告知讀者,讀者便無法得到滿足。當然,也有不告知讀者謎面的本格推理設計--敘述性詭計--可是本作明顯並非這類型的作品。

比較有趣的是,光以作品內容,我認為謎面不清是最大問題,但如果讀者有留意封面,編輯似乎亦看出這一點,於是直接把「DNA跟焦屍相同」當成文案宣傳句。假如讀者一早得知這關鍵,在詩琴初登場便懷疑「這女人是鬼?」,大概會得到更大樂趣,可是由於初段和中段內容對此隻字不談,讀者也可能會想「到底誰的DNA跟焦屍相同?」。或者作者是想以第二層謎團(連續殺人)來掩護真正的第三層謎團,即是讀者一直聚焦於連環殺人魔的案子上,卻不知道真正的詭計一直進行中,只是正如我上面所說,第二層謎團的解決有一些缺陷,這一層無法抓住讀者的心,往後要製造新發展和逆轉便難以得到預期效果。

島田老師在結語中指出,以本格推理的觀點來看,本作整體缺乏設計圖,導致缺乏經過縝密計算的發展,我也略有同感。以懸疑小說或奇情小說的角度來看,本作是相當精采的,可是本格推理除了講求詭計本身的邏輯是否合理外,更要考慮讀者接收多少資訊、何時接收資訊、資訊可以歸納出什麼結論等等。這些元素足以決定讀者對作品的評價。

總的來說,雖然我認為本作在本格推理的方向上有點不足,但仍是一部構想別緻、氣氛一流的懸疑作品。不知道作者雷鈞其他作品走什麼路線呢?我期待著他往後的發展。

順道在此私信一下,假如雷鈞兄見字不妨留個言,或給我傳個email,我發覺我原來沒有您的聯絡方法……(汗)其實我沒有要事找雷鈞兄(真的要找的話,自然可以透過出版社聯絡),只是想起我在台北說過,將來香港有推理迷活動一定通知,看看您有沒有興趣參與,我卻忘了問您拿email地址……(苦笑)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第十一屆徵文獎決選入圍作品詳細評語


先向各位賠個不是,在下久沒更新網站,這兒的塵已積了數吋之厚,看來快要變作古蹟。往年我都會花時間讀徵文獎參賽作品,寫下每一篇的心得,可是,今年我實在抽不出空。這一年多我一直在忙自己的稿件,幾乎沒有暫停,每天就是寫稿、找資料,娛樂是上youtube或大陸網站看看綜藝節目,或者讀讀小說之類,一言以蔽之,「宅到爆」。如果你問我,寫這麼久,作品很龐大嗎?我不敢說很龐大,但我只能說,我挑了一個自討苦吃的題材和一個自找麻煩的結構。目前仍在衝稿,希望早日完成,付梓出版。

雖說我沒空閱讀本屆徵文獎所有作品,但因為被邀作評審,決選入圍的四篇作品我都有讀過,而且撰寫了心得和交付評審會議的報告。一如去年,我在此處公開,各位有任何異議、意見,歡迎留言討論。隱藏起來的都是有劇透的分析,未讀作品請自行斟酌閱讀。

4.惡意火

消防官翁田富在自家的火災中死去,有人在現場向警員自首,表示人是他殺的--表面看來,這是一宗意外火警,到底是謀殺?是意外?翁田富的死亡,跟七年前某場火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文筆秀麗,作者很懂得說故事,沒用上什麼破天荒的技巧,卻令讀者舒服地閱讀。角色相當立體,無論是偵探、助手、凶手、死者還是證人,都描寫得有血有肉,反映社會弊端的主題亦擲地有聲。在推理線上,伏筆、動機、行凶過程工整無瑕,加上對消防工作的細緻描寫,本作是一部相當具質素的輕社會派推理小說。

以「小說」而言本作可說是出色之作,以「推理小說」而言也甚有水準,唯獨是以「短篇小說」而論,則可以挑一些缺點。短篇小說跟長篇、中篇或短篇連作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該以「事件」為主軸,我不是說「人物」不能拿來當中心,但必須分配好兩者的比重,留意讀者的焦點。本作中段劇情有一條副線,描寫兩名角色年輕時的關係,該段故事無疑讓角色們加添血肉(和對讀者的親和力),亦令故事的調子不至於太沉重,問題是,這在短篇作品反而成為贅筆。當主線(翁田富之死)的重點放在「復仇」、「公義」、「反官僚」、「黑色」等之上,副線卻來一段青澀溫暖但跟主線無關的校園插曲,就令故事有點走味。如果是長篇(或系列短篇)就無問題,為角色--尤其是主角們--花上篇幅可以讓讀者更投入,但在以事件為主軸的短篇中就有可能帶來反效果,甚至有種不協調的拼湊感。

話雖如此,本作仍然是一篇突出的佳作。如果作者打算將本作寫成系列,那上述的「雞蛋中的骨頭」就更有可能變成優點了。

  • 平穩,但不沉悶。在描寫內心和消防場景時尤其出色。
  • 謎團有點簡單,但包裝得很漂亮,在細節(像以打開了的抽油煙機來判斷凶手的心態)和說明過程上處理得相當用心。由於本作定位於寫實社會推理,所以我覺得簡單的謎團可以接受,相比起複雜的詭計,這個設計更突顯故事的真實感。
  • 作者在消防的描寫很到位,可是在角色功能上設定得有點奇怪。徐凌珊身為火警調查員卻不懂得沸溢,明顯是助手角色錯配。
  • 整篇作品最令我感到不對勁的,是作者花上不少篇幅描寫周文森和徐凌珊之間的感情軼事。故事一開場就祭出深沉的犯人獨白,然後是充滿血汗的火場,再來是凶手的奇異自首和主角(偵探)的插手調查,怎料之後突然加入一段青春愛情喜劇。其實這段作者也寫得不錯,獨立來看我也覺得滿愜意,但配合整部作品,就像在吃麻辣的四川菜時突然給送上一道法式泡芙,舌頭不知道該如何適應。
  • 不過那道「法式泡芙」也不全然是壞事,如果沒有那元素,故事雖然會變得更純粹精煉,也可能會落得過於單調。作者可能是刻意製造輕鬆的情節沖淡主軸的沉重氛圍,不過我個人的意見始終是,短篇寫得「純粹」一點較好。讀到那段青春插曲時,我還一度恐怕那是跟主軸有關的伏筆,最後會翻出令讀者胃痛的真相……(笑)
補充:
四篇作品之中,本篇我打的分數最低。這可能令一些讀者奇怪,這明明是一篇很工整的推理作品,同刊的某篇某篇應該比不上,會替本篇呼冤。我想強調,敬陪末座不代表本作在我心中差勁,只是另外三篇有更得我讚賞的元素,或是本作有某些瑕疵是我尤其在意的「死穴」。我沒有選上這篇,最大原因是它的「長篇推理」味道大於「短篇推理」,我一向很在意一篇作品在結構上的完整性,而在短篇的有限篇幅中,每一環都應該有其功能。本屆另外三篇都符合短篇推理的「純粹」性質,每一個角色、每一段劇情到最後都會令讀者發覺有其目的,在這個前提下,我便不得不讓本作放在末尾了。

33.三分之一的殺人

研究生懷仁的論文被卑劣的教授王霸剽竊,懷仁決定謀殺對方,可是他的計畫沒能成功--王霸在另一場合被殺。同一研究室中,兩位學長學姊都有殺害教授的動機,到底替天行道的人是誰?

文筆略嫌青澀,似乎作者寫小說的經驗尚淺,但敘事頗有條理,給人一種簡明易讀的感覺。基本上,推理小說要求文筆「清晰」多於「華美」,如果無法兩者兼具,取前者捨後者較好,本作就是一例。作者把故事焦點集中放在教授被殺一事上,以不長的篇幅(一萬七千字)描寫事件的離奇性質,以一氣呵成的節奏推演故事,這一點在短篇推理上做得很不錯。

著眼於謎團和推理線上,本作也有不俗的趣味。一開始讀者會以為是倒敘推理(主角決意殺死仇人),在描寫了主角安排計畫、甚至加以執行後,中段一個轉折,讓推理線轉了一百八十度,主角從凶手變成偵探。這種設計雖不算十分新穎,但編排起來有其難度,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謎團合理化兼變得有趣,在這環節上本作的作者都掌握到。

如果說謎團設計上的瑕疵,我認為有兩點值得一談。其一是真相涉及好些巧合,削弱了推理小說強調的論理性,不過,本作一大趣味就是「巧合」,所以我會說這只是「瑕疵」而不是「缺點」。另一個瑕疵,就是謎底的意外性不強,作者甚至一開始就強調了真相,敏銳的讀者很容易猜到謎底。由於本作的賣點是有趣的謎團,作者沒有用華麗的文筆、豐富的戲劇性或深刻的人文主題來包裝,所以欺瞞讀者、跟讀者鬥智便成了最重要的部分,意外性不足所衍生的空洞感就較明顯了。

  • 文字有點過於直述,較難吸引讀者,有點可惜。不過尚算清晰流暢,我只用了四十分鐘左右就讀完,故事又沒有冷場,沒有加添枝葉單以推理線「真劍勝負」,本作值得一讚。
  • 推理設計上我覺得不錯。故事一開始祭出倒敘推理的情節,清楚交待主角的殺意、計畫和執行做法,但中段突然爆出本格推理的轉折,主角搖身一變成為偵探。而最具趣味的是,謎底是「兩者融合」,殺人事件之所以成立,是因為主角的「犯人」身分,但對讀者揭露真相的,是主角的「偵探」身分。雖然謎團不算很複雜,但這種設計比起「有殺人動機的主角最後揭破自己行凶失敗之謎」來得別緻。
  • 巧合性是本作的趣味所在,但也是無法迴避的一大瑕疵。學姊挑了某個時刻殺人、主角的散瞳劑碰巧發揮作用、學長的腳印沒被警方驗出等等巧合,我都可以當成「戲劇性」,但學長提出「凶手戴灰色安全帽」,而監視器又恰好只能拍黑白影片把粉紅色拍成灰色,這種因果無關的線索就未免有犯規之嫌。
  • 篇名削弱意外性也是一個問題。光看篇名,讀者就很容易猜到研究室的三人都動手了,當主角提出「到底誰殺死教授」的疑問時,答案就呼之欲出。因為本作強調謎團,以Whodunit 和 Howdunit 為重點(Why 就由作者明說了),所以篇名爆了 Who 的雷,實在非常可惜。難得作者還悄悄地在故事中提到「東方快車謀殺案」製造後設趣味,如果作者換掉篇名,把嫌疑集中到某個角色身上,結局的驚奇性應該會更強。
補充:
我在評分排名時,在本作和〈惡意火〉之間難以取捨,最後讓它列第三位。文筆上明顯〈惡意火〉較優,工整性和推理伏線等等都是〈惡〉更好,但是,因為之前說過的長短篇理由,令我降低了〈惡〉的評價,而在創新和巧思方面,使我把票投給本篇。〈惡〉是很工整的推理小說,但換另一個說法,便是太保守了。本篇的作者在「偵探/嫌犯」之間做了一個雙重身分的設計,也許編排未算很好,文筆也有改進空間,但這種不甘囿於傳統推理模式的玩法,我認為極之值得鼓勵。

35.末日的笑靨

國三的主角跟相戀半年的女友感情轉淡,女友丟來猶如末日的炸彈--她懷孕了。為了籌集墮胎的資金,主角只好跟女友合作偷取班費,只是主角沒想到事情一再出乎他的意料……

傑作。故事性、推理性、趣味、主題、文筆都一流的作品。首先作者的文筆非常厲害,文藝優雅的敘事描寫帶點幽默自嘲,有一種「成人的青春小說」氛圍,對我來說極之討好,而故事的進展異常流暢,本來我以為這種精於描繪角色內心的作品,會在劇情推演上流於做作(或簡單來說,過度自說自話),但本作沒有這些流弊,作者拿捏得很準確。

本作大概可以歸納為「青春推理」或是「成長小說」,以主人翁所遭遇的事件,讓主角(們)在精神上有所成長。短篇小說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如果要充分描寫角色,就可能要花上大量篇幅,令故事變得冗長;若太集中事件,無法令讀者對角色產生共鳴,就做不到「成長小說」的效果。作者很高明地以一起事件反映出主角的轉變,甚至故意省略主角的名字,讓無名的主角化成讀者的心理投影。

推理線亦顯出作者精於計算。偷竊案在設計上合乎青春推理小說該有的規模,之後意外的發展符合優秀推理小說的格局,而作者更在當中埋下另一個謎團,叫讀者在品嚐完前面的主菜後,再發現這一道喜出望外的甜點。那個謎團的伏筆和解謎都寫得清脆俐落,不但有「告訴讀者推理設計如何運作」的功能,更跟之前提及的「成長小說」主題互相呼應。

這是一部能令人動容的推理作品,讀罷餘味極佳。無論本作有沒有得獎,作者務必繼續創作,中文推理圈有這種作者,實在叫人感動啊。

  • 好精采的作品。細膩的文字,配合青春洋溢的情節,加上趣味盎然的謎團,就像一首動聽的協奏曲,每種樂器都恰如其分地、協調地演奏。
  • 我本來懷疑作者有石田衣良早期作品相同的毛病,就是主人翁的思想語調不像少年,更像身為成年人的作者自己。閱讀初段時,我就想「如果這故事用了敘述性詭計,其實是主角回憶就神了」,還特意翻看了序章留心有沒有被騙,結果,我還是真的被騙了(笑)。由於主角其實已經長大,這段往事其實是以一種回憶中的敘事來描寫,那種老成的語氣應該算是伏線之一。(當然,作者也有借許雯婷之口指主角的想法過於複雜老成,我認為這是作者為角色語氣作解釋、令主角面貌模糊化的做法)
  • 偷竊案和共犯(女友)黑吃黑的推理趣味已經夠好,難得的是作者加入了包覆全作的時間敘述性詭計。要解釋敘述性詭計如何運作(指出伏筆)一向不是易事,很容易流於「為解說而解說」變成贅筆,但作者很聰明地利用「後日談」的形式點出伏線(沒有高鐵、用錄影帶而不是DVD)。而這個時間詭計除了加強推理趣味之外,更對於故事主題有深一層的解讀,就是因為時間拉遠了,才顯出少年主角的成長。把「詭計」和「主題」融合,難能可貴。
  • 對於整篇,我只有一個地方有點疑問。序章(0)的最後一句「在世界末日正式降臨前,我的末日便已到來」,令我有點摸不著頭腦,因為結尾主角理應不會把孩子出生當成末日。作者在此誤導讀者的意圖很明顯,但我覺得這一條線沒有收好,有點犯規。不過瑕不掩瑜,我就是只在意這一個小瑕疵而已。
  •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覺得許雯婷的角色太不可思議,主角闖下大禍,自殺不遂再跟自己明說弄大了前女友肚子要墮胎,她仍然死心塌地一往情深喜歡男主角。我讀到這段時感到有點突兀,不過回心一想,國三就是如作者所言那種懵懂無知的年紀,對感情死心眼是少年的特權。這不一定是作者的原意,只是在角色的合理性上,我有過這樣的自問自答,所以特此提一下。
  • 看到這種具備文藝風味的推理小說都會讓我羨慕得牙癢癢,因為我寫不出來。(爆)
補充:
我排了本篇做第一名,換言之我一票是投給本作,不過結果只有我一位評審投本篇(汗)。據我所知,不少讀者(和評審)對故事中的兩點很感冒--一是那個偷班費的詭計是否可行,另一個是角色語調不像國三生。但從我看來,詭計的粗糙、犯案動機的不完全,正好表現出國三生那種年紀的特質,就像中學時讀過金田一一便以為自己是名偵探,作出煞有介事(但毫無章法)的推理一樣,在我這種年紀回望,更會會心微笑。至於語氣,我上面已提過,因為主角其實是個年近三十的成年人,故事(文本)是主角的回憶,所以語氣(甚至角色的演繹)表現老成,實在可以有更深一層的解讀--到底故事(角色對話)是客觀的事實,還是主角透過他那已經成長的自我,重新把腦海深處的往事以自己的語言告訴讀者?在推理線上,我認為偷班費一案其實是幌子,作者真正想演繹的,是「年紀成長的敘述性詭計」,以推理來包裝角色成長、人生和青春這些元素。或者,他沒能將這些特質明顯地寫出來,讀者不一定領會得到,但我覺得,這種設計(寫作動機)代表了作者努力思考「推理的可能性」。

不過話說回來,「末日」的點子在安排上太有斧鑿之痕,加上作為篇名,瑕疵便很容易被放大了。

40.倒帶謀殺以及連環殺人魔的困擾

余艾寧余艾麗兩姊妹赫然發現一則尋人告示,國中生劉凱人從家裡失蹤,母親非常焦急。她們感到詫異,那個死小孩明明是跟媽媽一起到遊樂場而「失蹤」的,畢竟他就是死在她們手上……

本作的重點完全放在推理小說的設計技巧上。我記得道尾秀介有一篇短篇用過類似的倒敘法,要利用這種片段式的逆向敘事來設計謎團相當講究,而本作亦能利用它的特性,製造出特異的趣味和推理味道。

故事以「終章」開始,以描寫兩姊妹對於尋人啟事感到疑惑,再一步一步推回事件開始時的真貌。這種手法是兩面刃,雖然製造出強大的懸念,但同時增加了閱讀困難。本作在主軸上算是非常清晰的,但在細節交待上,似乎由於這種倒敘技巧,顯得有點紛亂。讀者要很仔細閱讀,留心每一個環節才能整合出謎底的真貌,對推理迷來說,本作大概具有不俗的挑戰性,但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或許削弱了吸引力。

幸而本作的調子夠力抓住一般讀者。黑色幽默、帶著惡意的描寫都增加了這篇異色推理的特色。而最有趣的是,故事完結後,讀者必須細心思考,才能明白作者沒有明言的謎底,而那個謎底更具備黑色而詭異的要素。作者沒有明寫是一個相當冒險的做法,這會容易招來兩極的評語--不過,比起打安全牌,這種風格也許更值得鼓勵。

  • 我認為這篇作品的構成相當別出心裁。先不論成功與否,這種挑戰是值得中文推理作家們支持和學習的。
  • 本作有一股生澀感。無論結構、文字、情節、詭計都缺乏常見的推理小說的工整特質,但反過來,就有一種強烈的跳躍感、異樣感和生命力。〈惡意火〉或〈三分之一的殺人〉就像透視正確、畫面清晰的素描,本作就像扭曲奇特的抽象畫。
  • 連環殺人魔殺害死者的過程或原因,在本作中其實不是謎面,真正的謎面是「為什麼死者的狀況跟殺人魔姊妹認知的不一樣」。謎底很簡單,作者亦利用了不少主線(像死者對殺人魔支吾以對)和副線(像撲克牌魔術的比喻)來帶出,甚至設計出雙胞胎殺人魔來跟死者來個鏡像投射,敏銳的讀者不會錯過這些明顯的線索;不過在倒敘式的故事模式中,讀者除了找真相外,更可以找尋每一個環節的變動。一般推理作品,都是集中在單一謎團,但本作的謎團卻接二連三冒出,例如死者在時序初期有什麼行動、身上的物品從何而來、殺人魔姊妹如何行凶等等。
  • 我覺得最本作最特別的,是作者沒有把最終謎底明說。一開始的終章指失蹤一星期的是哥哥劉凱人,但結局讀者會知道去鬼屋的是弟弟劉凱恩(而且偷手機惹上殺人魔的是哥哥)。換言之,被殺的是弟弟,而哥哥在發現弟弟失蹤後(傳簡訊沒回應),一直硬著頭皮冒認弟弟生活。這個沒寫出來的真相,配合故事最後弟弟凱恩的一句「我看我們兩個都會遭到報應的」,實在是有夠狠毒的幽默。
  • 不過,在節奏上本作實在不夠好。尤其在描寫殺人魔用計殺害死者的一段,作者沒能把過程寫得更驚險、更吸引,很可惜。正如我之前所說,這位作者在某些方面往往有驚人之舉,但在描寫詭計執行、利用文字製造氣氛的「基本功」卻比較遜色。光用文字描寫機關並不是作者的強項,可是他或她卻花上一整章來寫,有點自暴其短。
  • 不過論構成力和創意,本作相當凸出,值得大大加分。
補充:
本篇我排第二,所以本篇奪冠,其實我也沒有異議。本作跟〈末日的笑靨〉類型完全不一樣,要作比較,就像拿蘋果和香蕉來比,各具優點。我曾私下說過,〈末〉的作者像是計算型的作者,會考慮讀者的反應而設計故事,而本作的作者是天才型的作者,會隨手拈來自己覺得好玩的點子,無視傳統套路或規格,以自己高興的手法將各元素放在一起,神奇的是結果出來是一部精采的作品。其實,以著重創意的角度,本作毫無疑問是四篇中的首名,編排、故事起伏、謎團等等,都別出心裁,加上最後要讀者細心思考才發現的真相,創意簡直超群。然而,我沒把票投給本篇,是因為覺得作者有點「玩過頭」,一時忘記從讀者的角度去看看作品。我覺得最大的backfire,是作者使用逆排章節的手法,同時寫了一章機關佈局殺人。因為章節倒轉,讀者在殺人計畫執行前,已經知道某角色會死,而以凶手角度描寫佈局殺人,當中最大的懸念是不知道凶手會否成功。目標人物真的會死?還是凶手失敗反而成為獵物?抑或是有突如其來、出人意表的第三個發展?在「逆寫」的編排下,這種懸念一掃而空,那一段殺人描寫便顯得浪費了。

當我知道本作作者是去年入圍作者之一的四維宗後,更有種「他果然是天才型的作者」的感覺。我唯一的忠告是,天才很容易跑過頭,像名導演Tim Burton,當年他拍《蝙蝠俠》技驚四座,但也有可能失控拍出《Mars Attacks!》這種怪片子。雖然《Mars Attacks!》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成功(我很喜歡 XD),不過對片商和一般觀眾來說,他們寧願Tim Burton繼續拍《蝙蝠俠》、《Edward Scissorhands》或《Sleepy Hollow》等大眾易接受的作品。如果四維宗拿捏到兩者之間分寸,我想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具時代指標的中文推理小說。